專項整治出重拳 綜合治理為民生
					時間: 2013-12-31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胡浩)如何盡快讓百姓看到改革成效,增強對食品藥品安全的信心,是擺在新組建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面前的重要任務。針對社會反映強烈的主要問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今年來部署開展重點領域突出問題的專項整治和綜合治理行動。    保健食品"打四非"    保健食品非法生產、非法經營、非法添加和非法宣傳是保健食品生產銷售領域的痼疾。    為此,食品藥品監管總局2013年5月開始,精心組織,全面調度,組織開展了保健食品"打四非"專項治理行動,嚴懲了一批違法違規行為,查辦了一批大案要案,凈化了市場,震懾了違法違規分子,提振了公眾消費信心。    據統計,保健食品"打四非"行動中,截至10月底,全國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共檢查保健食品企業49.01萬家次,發出協查8111批,立案10698起;查扣違法保健食品136.5萬盒(瓶)、192.6萬粒散裝膠囊和4000公斤原料,涉案貨值達5億多元,罰沒金額近8萬元;責令停產停業797家,吊銷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47家;移送公安部門違法案件468件,移送工商部門非法宣傳案件3907件;抽驗保健食品13669批次,檢出不合格產品1688批次。    藥品領域"兩打兩建"    藥品安全問題關乎健康,危及生命。7月17日,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召開全系統電視電話會議,全面部署藥品領域"兩打兩建"行動,即嚴厲打擊藥品違法生產,嚴厲打擊藥品違法經營,進一步加強藥品生產經營規范建設,進一步加強藥品監管機制建設。    為期半年的"兩打兩建"行動,是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組建以來在藥品領域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開展的第一項重大行動。在行動中,全國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共檢查藥品生產經營企業近46萬家次,立案4萬余起,責令停產停業1100余家,吊銷許可證65件。    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與公安機關密切配合,破獲一起特大制售假藥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9人,繳獲假人血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15000余瓶;江蘇省連云港市破獲"12.25"利用網絡制售假藥案,成功搗毀生產假藥窩點3個,銷售窩點6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涉案金額1500余萬元。    嬰幼兒配方乳粉綜合治理    乳制品質量安全是重大民生問題,也是重大經濟社會問題。提升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水平,作為我國食品質量安全工作的突破口,關系到提振消費信心,保障公眾消費安全。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把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加大統籌協調力度,著力建章立制,嚴格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    6月16日,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農業部等九個部門共同起草制定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意見》明確了"五不準"政策,即不準委托加工、不準貼牌生產、不準分裝生產、不準用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準使用牛羊乳(粉)以外的原料乳(粉)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    為全面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參照藥品管理辦法,從嚴強化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經營管理,嚴格生產許可;參照藥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規范認證模式,要求生產企業全面實施粉狀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范;建立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和原輔料使用備案制度。同時,要求生產企業自建自控奶源,嚴格生產過程控制,并進一步暢通投訴渠道,落實有獎舉報制度,鼓勵支持媒體和消費者參與監督,努力構建社會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