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昨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發布了“2024年食品安全與健康十大熱點”,涵蓋食品安全、營養健康、科技創新、監督管理、標準法規等多個方面。
食品安全與健康是我們最為關注的板塊。2024年,食品行業中出現了一些頗具爭議的事件和話題。其中以下這四個話題是大眾最為關注的熱點:
脫氫乙酸鈉——標準調整引熱議、食用油燃燒變“瀝青”?、溴酸鹽“達上限”、“見手青”出圈。
脫氫乙酸鈉是烘焙行業常用的食品添加劑,主要用于保持產品穩定性。根據最新科學研究顯示,長期高劑量攝入脫氧乙酸鈉對于人體存在潛在風險。出于健康及安全的考慮,國家對脫氫乙酸及其鈉鹽的使用范圍進行了修訂,去除了脫氫乙酸鈉在烘焙食品中的應用。
在新規發布后,烘焙類產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進一步受到了消費者的“注視”,并引起了消費者對脫氧乙酸鈉的熱議和抵制。企業方面,各個企業和品牌也立刻進行了產品添加劑的更替,并紛紛發表聲明澄清。
2024年網絡上流傳著“食用油燃燒變瀝青”,并對人體造成損害的話題。相關專家表示,食用油在不完全燃燒后都會形成黑色膠狀物,這是油脂的共性,是高溫加熱的緣故,將食用油燒熱變“瀝青”與“問題油”掛鉤的說法是錯誤的。各方應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傳播食品營養和安全信息,以免誤導公眾。同時,消費者在家庭烹飪時可多采用蒸、煮、燉或水焯的烹調方式,盡量減少高溫煎、炒。
去年7月,香港消委會對市面上的瓶裝水進行測試后,指出內地企業生產的瓶裝水檢出溴酸鹽數值達到歐盟適用于經臭氧處理的天然礦泉水和泉水的溴酸鹽最大值。此新聞一經報道,瞬間引起了消費者和企業的大量關注。
專家指出,用歐盟對天然礦泉水中溴酸鹽含量的標準評判飲用天然水產品,屬于標準套用錯誤,而對于“溴酸鹽達上限”的表述也易引起公眾誤解。溴酸鹽在涉事產品中的含量符合標準要求,且遠低于能夠引發健康風險的量。食品安全信息發布應遵循科學、嚴謹的態度,避免造成消費者恐慌。
野生的“見手青”賣相奇特,味道鮮美,在網絡平臺引起了食用熱潮。專家指出,見手青屬于條件食用菌,可能含有多種有毒物質。網絡中將“見手青”中毒體驗娛樂化,是十分危險的行為。公眾應堅持“不采、不買、不吃”不認識的野生蘑菇,相關部門要強化相關科普宣傳。網絡平臺應加強內容審核管理,規范自媒體行為。

2024年是Z世代繼續登上消費大舞臺的一年。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的登場,健康食品領域也迎來更多新熱點和新風口。
中藥奶茶及相關類似產品以健康養生+休閑食品作為賣點,產品上市以來一直受到了廣大年輕人的青睞。在持續出圈的同時,中藥奶茶也受到了不少關于“功效不明”、“高糖”、“劑量不規范”等方面的爭議。
專家指出,食藥物質是指傳統作為食品,且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物質。食藥物質的創新應用是我國食品行業健康轉型的重要方向。行業在應用食藥物質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我國相關法規的要求,同時加強食藥物質的基礎及應用研究,建立我國食品功能聲稱管理體系,為食藥物質相關產品的市場定位提供標準化依據。
圍繞“合理膳食、健康生活”主題,針對我國居民油攝入過多,豆、奶類食品攝入不足等膳食結構現狀,國民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提出“減油、增豆、加奶”的針對性改善措施,對于促進我國居民合理膳食結構形成,提升健康素養,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還發布了其他四個熱點:

2025年將是國民健康意識持續深化的一年,也是大健康產業飛速發展的黃金一年。會展匯聚產業鏈上下游重要資源和渠道,是產業鏈各端高效溝通合作的橋梁,能夠高效助推企業洞悉消費需求,開拓消費市場,把握行業風口。

IHE China作為業內領先展會,二十多年來得到眾多品牌展商與專業觀眾的認可和支持,是大健康不可缺席的盛會。每年展會上眾多的商貿對接、新產品發布、行業熱點凸顯、創新技術交流等活動豐富多彩,盡顯行業活力。

2025第33屆廣州國際大健康產業博覽會預計將有千余家品牌商參展,參展品類包括:健康食品及營養補充劑、進口進口食品及用品、中醫藥及滋補品、智慧養老、氫健康產品及健康飲用水、家庭醫療設備、婦幼健康、益生菌及腸道健康、跨境醫療及醫療旅游、生物制品及抗衰美容及睡眠健康、大健康產業園區及基地、包裝及生產設備等,全球商機,一展觸達。
微信公眾號
IHE大健康展
閱讀更精彩!